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开展党史读书分享会
春光美如斯
正是读书时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让我们在书中遇见历史
遇见经验和智慧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30日下午,西塞山区人民法院举办“书香法苑 法韵磁湖”读书班第一期读书会暨党史故事分享会。进一步引导干警把读书学史当成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汲取百年党史的丰厚滋养,激励奋勇前行的昂扬斗志,坚定矢志不渝的信仰信心。
“回首百年光阴,从上海石库门的星星之火,到嘉兴南湖的点点波澜,共产党在泥泞中起步,在曲折中发展……”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六名干警依次走上台分享自己收藏的党史故事。
“站在历史的转折处眺望,192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剧变于今天,于将来,仍有巨大的启迪和教益。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也没有捷径,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在黑暗中不断摸索的成果······”民事审判庭副庭长汪敬华为大家讲述了八七会议背后的故事。
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卫文涛分享了“三湾改编”的故事。毛泽东用自己的政治智慧,让原本一盘散沙的队伍,一夜之间,奇迹般地“聚成水门汀”,三湾的那一夜,那个杂货铺里的会议,奠定了人民军队“扛什么旗、干什么事、走什么路”的基石,更是一座标识着我军初心的金矿,映照着当下与未来。
执行局法官助理郑安强讲述了我党历史上最早的女庭长、革命先烈——闵丹桂同志的传奇经历。她一手拿起枪杆子闹革命,打击反动势力,坚持不懈开展工作;一手拿起笔杆子搞审判,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不顾个人安危,运用法律手段为贫苦老百姓伸张正义。她的名字犹如一颗珍珠,镶嵌在法治征途的长征路上。
工业园区法庭法官助理干洁尘分享了长征路上周广才那半截皮带的故事。故事虽短,却感人泪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条被截断了的老旧皮带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战争年代铁心跟党走、部队不溃散的坚定信念,这种伟大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政法干警去传承学习。
行政审判庭干警严丽亚则带来了老一辈革命领袖彭德怀“三摘自己画像”的故事,展现了彭德怀在胜利面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良好作风,敢于对阿谀奉承坚决批评的优良品质。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善于从成绩中找到新的发展目标,从胜利中看到不足,从顺境中预见困难。
“入党后会遇到各种艰难困苦,还有可能会牺牲!你是否再三考虑过这些问题?”江竹筠坚定地回答道:“要革命还怕什么!革命本身就不是什么安乐与享受,我决定入党,就是决定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这是审判管理办公室(研究室)主任杨芳在讲述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江姐的故事的一幕。伴随着一首《红梅赞》,活动现场的干警被声情并茂的党史故事感染了。
党史故事激励人心、催人奋进。一则则大家或熟悉或不熟悉的革命故事、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先进人物形象让现场观众深受触动,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了党的百年艰苦卓绝、勇毅前行、波澜壮阔的历史,叩问了初心使命,厚植了爱党爱国情怀。
“希望每一名干警都把学习作为立身之本和第一需要,树立‘终身读书’的理念,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形成‘终身读书’的生活方式。”党组书记、院长王建明在总结点评中勉励干警:要学以立心,志存高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史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结合,从党史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要学以立德,启智润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要学以立身,忠诚履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执法办案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努力从更高水平上落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方针,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