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我市稳步推进少年家事审判试点工作

时间: 2021-08-27 11:18 来源: 西塞山区人民法院

作为全省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三家试点法院之一,西塞山区人民法院统一受理我市城区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020年,该院专门成立少年家事审判中心。近日,西塞山区人民法院被共青团中央“点名”评为2019-2020年度全国“青少年维权岗”。

开展温情帮教

在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中心基地,有少年(圆桌)法庭、心理疏导室、家事调解室和文化长廊等,整体环境布局合理,色调温馨,被涉案未成年人称为“第二个家”。该中心负责人为法官吴翔,被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

“听了法官妈妈对我的教育,我现在真的很后悔。出去以后,我会跟爸爸好好学手艺、学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2020年4月,未成年人余某因与他人共同盗窃电瓶车电瓶被起诉至西塞山区人民法院。

同年9月4日上午,该案在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是少年家事审判中心成立后审理的首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截至目前,“法官妈妈”吴翔受理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7件,结案20件。“因协调赔偿及申请司法救治事宜还有7件案件未结,预计8月份全部审结。”吴翔说。

健全制度保障

“在试点工作推进中发现,首先要有制度保障,才能有温度和力度。”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建明说。

如果说,“第二个家”“法官妈妈”显示了少年家事审判的温度的话,那么,在制度保障下,把握“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犯罪”两条主线,则彰显着少年家事审判工作的力度。

在西塞山区人民法院的积极推动和对接下,我市法院、检察、公安、教育、团委、妇联等12个职能部门联合签署的《关于开展涉未成年人案件多元化解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出台施行。

去年8月,该院还与市妇幼保健院签署了心理咨询合作机制。程湘楠和同事上岗,当起了少年家事审判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干预矫正和帮扶服务。

为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该院还探索全流程帮教模式和建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在一起贩毒案件中,未成年人顿某出狱后,“法官妈妈”吴翔主动到其家中看望,向其本人和家人告知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打消了他们的思想顾虑。目前顿某跟随父亲学习车行经营,并为备考体校作准备。

王建明表示,该院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硬件设施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切实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推动我市未成年人审判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