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把脉问诊,为信访人开出“法治药方”
西塞山区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成果和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果,通过在西塞山工业园区(河口镇)、各街道设立5个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法官工作站,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当地,为推动构建西塞山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胡大姐,根据我院法官工作站的工作职能,我们今天过来就是专门帮你出主意,解决问题的,你慢慢说,不急!”看着欲言又止、满脸焦虑的信访人胡某某,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钧院长耐心地说道。这是西塞山区人民法院深入基层化解信访矛盾的真实一幕。
5月12日上午,赵钧副院长与民事审判庭庭长郑庆文、法官助理吴媛媛等一行3人来到该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驻澄月街道法官工作站,参与澄月街道信访案件的调处,帮助化解矛盾纠纷。
信访人胡某某的信访问题比较复杂,且年份较长,涉及2005年起的刑事犯罪线索和民事借贷纠纷等错综复杂的因素。认真听完她的陈述后,赵钧副院长和郑庆文庭长又仔细查阅了涉案的法律文书和资料,为其理清案件思路,针对性地开展释法说理,普及调查取证及律师调查令的适用程序,分析诉讼风险,引导其通过合法、有效的司法途径解决问题。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胡某某的眉头舒展了,表情也越来越放松。她对法官送法到基层的做法表示感激,听完法官的解答后,她决定通过诉讼的途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澄月街道分管信访工作的余谨表示,法官工作站的建立让他们做基层信访工作的干部更安心了,法官的专业解答也拓宽了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新思路。
西塞山区人民法院通过建立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法官工作站,用信访接待的方式畅通维权渠道,用上门服务的方式提高维权效率,用普法宣传的方式增强维权意识,帮助街道、社区清理、化解信访“骨头案”,把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司法温度送到群众心间,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新需求。